:::
議員公告
【內湖區搭建軍用橋梁可行性評估】
日期:2021-11-25    
【內湖區搭建軍用橋梁可行性評估】
內科聯外橋樑不足以疏散,特別是尖峰期間堤頂大道上國道幾乎塞到爆,在地里長魏景城與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曾多次召開協調會提議興建港墘大橋,礙於經費與相關工程評估,興建港墘大橋目前仍待克服;基於有效解決內科交通,在李明賢質詢之下,柯文哲市長在市政總質詢也當場承諾:「先找軍方來搭跨越基隆河的倍力橋,先實驗看看!」
柯市長承諾並沒有跳票,在北市府請求之下,北市府也與軍方密集磋商,目前軍方也提出「內湖區搭建軍用橋梁可行性評估」包括三個評估方案如下:
第一, 規劃於基隆河(撫遠街與港墘路)架設150公尺軍用橋梁,以M2框桁橋為評估,但M2框桁橋橋齡老舊,橋面也僅能單向通行,無法滿足大量車流。
第二, LSB重框橋為評估方案,該橋樑雖為載重等級較高,但須以機械協建方案搭設,且長度僅能51.82公尺,若需要搭設150公尺,需要三副橋材,建議採取鋼筋水能加工預鑄方式搭建,橋面可單向通行,仍無法滿足大量車流。
第三, 以及M3浮門橋為評估項目,浮門橋水上作業僅6.25小時,無法長期架設。橋面橋必須由各橋車手操作手適時控制動力,方能保持橋身平衡,且兩旁也沒有護欄設備,不適合提供長期交通疏運使用。
因此,在興建港墘大橋之前的可行性分析,柯市府委請軍方提出目前倍力橋方案,仍卡在「無法滿足大量車流」,換言之,以軍方倍力橋面僅單行道,似乎無法取代或有效疏導現有內科車流,不過,從疏散車流,李明賢仍建議相關數據可提供北市府作為改善內科交通的重要參考。

而李明賢辦公室也收到正式公文,軍方仍邀請柯市長與李明賢等前往桃園實地觀摩,了解倍力橋運作狀況,希望對於內科交通有所幫助。

內科目前工作人口約16萬人,大眾運輸系統僅提供6萬人載客規模,等於約10萬人必須自行開車或騎車上下班,其中內湖在地居民僅約三成,等於約7萬車潮下班尖峰開車或騎車離開內科,不少人更是上國道前往外縣市,如何解決內科交通仍是一大難題。
臺北市議員 李明賢 議員研究室
上版日期:2021-11-25
  • 相關圖片
    1. 1195093.jpg
    2. 1195094.jpg
    3. 11950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