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公告
【一個月變相消失5000張違停罰單,北市交通大改善?】
日期:2023-03-03    
【一個月變相消失5000張違停罰單,北市交通大改善?】

百萬網紅Cheap炎上立委陳歐珀是「中華民國違停之父」,又讓違停爭議引發討論。根據台北市議員李明賢調閱資料顯示,北市一到四月平均每月違停開單數高達21604件;4月起限縮違停檢舉後,單月違停告發數居然銳減成15877件,平均單月減少5727張罰停罰單;阿賢反問,台北市平均每個月「變相消失」5千張違停罰單,這是違停有所改善還是違停更誇張更嚴重?

交通部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去年4月上路,其中紅黃線違規停車不得再檢舉,李明賢曾在議會多次質詢,要求交通局與交大提出因應策略,不能把抓違停的勤務通通塞給轄區分局,特別在警力不足的情況下,「類違停」(違停不開單)現象根本難以解決,這都是修法出現的嚴重後遺症。

李明賢表示,路邊違停都是短短幾分鐘、可能下車買個東西,因此民眾打電話檢舉等警方到場,違停駕駛早就離開,這樣能夠開得到罰單?即使民眾可透過110檢舉,警方也無法在第一時間趕來開單,根本沒有真正的遏阻效果,就有可能出現一堆街頭「類違停」!

而根據李明賢調閱台北市交大數據,也證實「類違停」(違停不開單)現象的存在!去年1到4月違停(違反道交條例55條)單月告發25134張罰單,平均每月21604張罰單。而開始實施限縮檢舉後,6月單月的違停罰單僅11479張,等於開單數銳減一半,若以5到12月來平均,單月違停罰單數15877張,平均減少約3成。

李明賢認為,限縮檢舉之後確實出現不少後遺症,平均每個月消失5千張違停罰單,這些都可能淪為「類違停」,缺少檢舉的嚇阻效果加上警力有限,實際上的「類違停」更可能遠遠超過單月5千輛,這樣街頭豈能不塞?

針對道交條例的後遺症,李明賢持續與市府溝通協調,更希望市府擬定一套完整計畫與策略,改善滿街「類違停」亂象。
臺北市議員 李明賢 議員研究室
上版日期:2023-03-03
  • 相關圖片
    1. 407405.jpg
    2. 407406.jpg
    3. 4074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