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知名度的文青咖啡「鹿點咖啡」撤出南港瓶蓋工廠,廠商怒批督導單位產發局不夠努力、讓瓶蓋工廠淪為民眾借廁所的地方。而根據台北市議員李明賢調閱資料發現,瓶蓋工廠109年底委外經營至今,期間居然僅有1個月有獲利,累積虧損達到2659萬元;而去年單日入園人數最高曾經破千,今年最低單日居然只有67人,實在是慘澹經營,質疑市府未能善盡輔導之責。
建於日治時期的南港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歷經拆除更新,標榜保留日本昭和時代的建築特色,是市府產發局向國產署撥用之歷史建物(含保留建物),整修後依「臺北市市有房地提供使用辦法」公開招標程序,由集思國際會議顧問有限公司取得使用管理權,命名為「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於109年12月5日開幕,營運單位依契約按月繳納房地使用費91萬1,100元整予以台北市市庫,疫情期間並依市府市有不動產租金減免措施申請減免。
根據台北市議員李明賢調閱資料發現,瓶蓋工廠109年底到今年5月期間,僅去年4月盈餘46萬元;特別去年5-8月期間配合防疫封館,更是虧損連連;而今年虧損擴大,至少每月虧損都是破百萬元起跳,全部累積虧損達到2659萬元。
有關參觀人數,110年受到疫情影響,最低平均單日入園是4月份平均每日入園16人,僅舉辦3場活動。而平均單日入園人數最高是11月份1341人,該月會舉辦11場活動;而今年上半年全年維持營運,最低是5月份的平均每日67人,最高是4月557人。
至於進駐廠商,開園之後都在20家以下,今年4月達到22家創新高,然而,進駐廠商家數變多,入園參觀平均人數卻是減少,李明賢質疑:這是受到疫情影響?還是市府輔導不力?
台北市長柯文哲2022年3月16日在未來城市的專欄中提到,「政府跟企業不同,企業追求的是利潤;但對市府來說,南港瓶蓋工廠不能爛在那裡、歷史建物也擺在那裡無法整修。」但問題是,市府把使用管理權招標出去後,疏於督導,甚至於被承租廠商調侃淪為民眾借廁所的地方,產發局狠狠打臉柯市長,就讓瓶蓋工廠經營不善,「爛在那裡」。
李明賢並呼籲,市府應正視瓶蓋工廠的問題,並提出營運改善與相關時程,包括如何做出市場區隔,把捷運沿線包括松菸、瓶蓋工廠串聯起文創產業,才能帶動地方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