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行機車長達44年的台北市忠孝西路,終於在去年12月14日深夜11點正式開放機車通行。根據台北市議員調閱資料發現,忠孝西路開放機車行駛,不僅車禍總數逐月減少,機車發生事故僅一次,若從事故數與發生頻率來看,忠孝西路開放機車行駛「更便利也更安全」。
在廣大機車族群爭取之下,台北市政府終於讓步,從去年12月14日解禁機車行駛忠孝西路,但開放時間僅限於深夜23時到6時,李明賢也曾與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抗議這是「假開放」;而交通局當時解釋是,忠孝西路公車路線多,公車進出站易與機車混流交織,基於行車考量安全,才會選擇在夜間時段公車班次較少且交通降較低的時段開放。
在新制實施屆滿三個月之後,根據李明賢辦公室調閱資料,交工處統計每晚約400-500輛機車雙向通行,並以出城方向夜間11-12時約一百多輛較多;其餘深夜時段機車行駛數量較少。
根據交大統計,忠孝西路(中山至重慶段)開放夜間機車行駛之後,12月車禍數25件(含機車一起),今年一月車禍數17件、二月車禍數14件,等於開放機車行駛忠孝西路之後,車禍數呈現逐月下滑的趨勢,而機車近兩個月完全零事故;特別是,唯一這一起機車事故,並不是深夜開放通行時間,而是機車在非開放時段誤闖而發生事故。
李明賢認為,即使三個月是小樣本,從數據來看仍可佐證開放機車行駛是「更便利也更安全」,這個數據也打臉交通局甚至部分人士主張的「開放機車更危險」的奇怪主張。
李明賢主張,目前開放深夜時段仍是為德不卒,根本無法滿足機車族群的上班通勤需求,應該立即檢討擴大開放時段,才是真正的開放。
李明賢並強調,從數據來看,交通局還是堅持「開放機車更危險」的謬論嗎?交通局應再檢討放寬時段,不能再以各種理由來牽拖推延,落實交通平權不能只是口號而已。